惠山区多措并举筑牢防灾减灾安全网
发布时间:2023-05-26 17:20 浏览次数:【字号:默认 大 特大】
为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,切实增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,惠山区减灾办创新形式、凝心聚力,全方位、多角度积极推动开展“防灾减灾”宣传活动,让防灾减灾宣传更加深入人心,积极营造人人知晓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。
一是强协调统筹调度,变“搭台子”为“压任务”。紧扣“防范灾害风险,护航高质量发展”防灾减灾周宣传主题,改变广场集中宣传传统做法,召开防灾减灾委成员单位部署协调会,确立“以点带面启动引领、行业部门多点发力、因地制宜全面开展”工作思路,督促各地各行业部门制定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,细化任务书、路线图、时间表和责任人。发挥防灾减灾示范社区、示范企业典型示范作用,挖掘特色做法和行业领域宣传资源,结合实际推广防灾减灾宣传品牌。
二是全链条精准发力,变“独奏曲”为“多重唱”。制定《自然灾害转移人员安置场所管理办法》,对区级两处自然灾害转移人员安置场所挂牌管理。结合防台防汛工作要求,进行沿河危化品、高温融熔金属企业指导检查,落实防范措施。推进“防灾减灾进工地”活动,开展防高坠、安全帽撞击防护体验。紧盯老旧小区燃气使用,部署隐患动态排查和入户安全宣教,引导居民形成安全用气习惯。围绕公交站台、港口码头等重点部位,普及水上交通安全、落水自救避险知识。在学校、小区、商场、专业市场等人密场所定向宣传高层火灾逃生知识,提升群众防火意识,普及逃生技能。
三是多举措赋能提升,变“懂常识”为“能防范”。牢固树立起“防灾胜于救灾”的思想,围绕自然灾害条件下“厂中厂”企业事故处置、地震疏散、外伤急救、火场逃生等内容,组织开展重点人群针对性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,提高广大群众应急意识和逃生技能。截至目前,共开展各类演练131次、技能培训82场。对136处自然灾害转移安置场所实现全覆盖安全检查,共发现隐患72条,已全部完成整改。对登记在册的全区应急救灾物资装备、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梳理更新,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拉得出、用得上、控得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