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阴市“四项”机制推动事故防控提档升级
发布时间:2025-05-23 11:17 浏览次数:【字号:默认 大 特大】
近年来,江阴市应急局不断健全完善“逢查必考”“执法+服务”融合监管新模式,以精准监管执法助力企业安全发展。
一是“明学识得”夯实安全基础。开设“安全课堂”云平台,每月开展“月考大盘点”“成绩大揭秘”,将培训频次低、考试合格率低的企业纳入重点帮扶企业名单。建立宣传普法“轻骑兵”,派送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、安全宣传手册等“大礼包”,开展“随堂测试”,始终将企业安全文化培育贯穿于执法监管全过程。开展安全“微课堂”,与企业主要负责人、安全管理人员对执法发现的风险隐患开展“面对面”共同评议,形成即时整改方案,提升企业整治效率。
二是“包容审慎”彰显执法温度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,对首次非主观意愿、未造成实际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,以警示告诫等“温馨提示”替代行政处罚,把“无事不扰”与“有事必到”紧密结合,让企业更自主、更专注。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,实施执法检查事前告知制度,让企业针对性开展自查自改,激发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内生动力;规范执法程序,建立集中学习制度,实行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“双查”机制,强化廉政自查与监督,不断提高执法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。
三是“握指成拳”打通梗阻脉络。与江阴市人社局联合制定出台《江阴市工伤事故预防联动机制》,以“工伤事故起因”为切入口,实行“日上报、周研判、月评估”工作模式,全面梳理工伤企业名录,精准识别当前企业的弱点难点痛点,锚定管理存在缺陷的“不放心”企业,周密制定执法检查方案,高效开展“综合查一次”和“一对一”上门服务,对企业隐患问题实施“靶向治疗”今年以来已累计排查企业150余家,整治安全隐患1128处,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。
四是“天眼巡航”数智赋能监管。创新推进江阴“安全云平台”建设,拓展应急综合应用平台功能,对企业进行“精准画像”,明确A、B、C、D四个等级,实行高风险企业“全覆盖检查+专家帮扶”,低风险企业“自查承诺+远程监管”。充分运用“非现场执法”模式,将全市钢铁、深井铸造、粉尘涉爆等高风险企业监测预警系统纳入市平台统一管理,加快物联网监测、AI视频监控、无人机布控等信息化手段建设,实现风险隐患远程监控、实时预警,着力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。